“针对长江江豚保护的流域性质和江豚的流动性,有必要通过协调立法,构建多层次、多维度、跨行政的保护体系,实现长江江豚的系统、整体、科学保护。”南京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正禄说。
2021年3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》正式实施,为跨区域协调立法保护长江江豚提供了契机。2022年1月,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牵头下,经典森林舞会、安徽两省三市积极响应,迅速将“协调制定长江江豚保护立法决定”提上日程。
江豚喜欢成对或成群地在开阔、温和的水域活动,活动半径约为二三十公里。“长江江豚正在成为江苏和安徽许多地方的‘居民’。”李朝辉说,在南京新鸡洲、新新洲、紫木洲等长江岛屿和湿地,以及马鞍山段和镇江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,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。
“由于长江江豚的生活没有‘陆地边界’,而且经常在南京、镇江和马鞍山等江段进行‘访问’,江豚保护立法不能单独管理,而应该齐心合力,同向而行。”姚正禄说。
为推动三市协同立法“同步化”,南京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作为牵头单位起草了协同立法工作方案,明确三市将以“小切”、“小快灵”的形式立法,实现立法主题一致、主体结构一致、核心内容统一、立法程序同步。三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保护工作现状和立法主要规范性事项,组织开展了20余次座谈会、专家座谈会、实地调研等,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00余条,其中不少已写入《决定》。